您好,欢迎访问本站!

 
    今天是:

思想引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思想引领 -> 正文

《疫期思考录》第九期丨使命在肩,无畏青春

发布日期:2020-05-16  来源:经济学院    作者:  点击量:

告别春天,夏天已至。打开窗户发现此时,阳光明媚,热浪已开始弥漫,夏花蓬勃,万芳已是长大的模样。今天,18级期证二班陆怡廷同学为我们带来了他在抗疫期间的思考。

使命在肩,无畏青春

五四精神,即: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不仅仅只是一个纪念日或者是一个标点符号,它应该是鲜活的,永不褪色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什么又是爱国呢?我们总把“伟大复兴”和“爱国”挂在嘴边,但又有多少人真真正正的懂得其中的含义?

伟大复兴,我们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泱泱大中华上下几千年,无数的文人将士都前赴后继为此奉献一生,他们或许只身奔赴战场,或许以笔为武器写下振聋发聩的篇章。今天,已然步入青年的我们,站在当下的时代湍流中,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国家好比一个由每个人共同发力才能运行的机械装置,少了哪一个螺丝钉都不行,所以我们每一代的少年、青年、壮年都要明确一个共同的宏伟的目标,就是建设祖国。五四运动带给我们的精神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个全新的挑战,不畏艰险,不怕困难,接纳并吸收新的事物,对于旧思想旧观念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时间是不断流逝的,唯有抓住当下才能看见未来。

国庆,自豪中激发爱国情怀

去年我们学校得到了参与大阅兵的资格,很多同学都积极参与并且认真训练,虽然我并未参与其中,但我仍旧能感受到他们溢于言表的骄傲和自豪。也正是在去年,我才真正的明白了“爱国”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为什么我的双眼总是饱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国庆大阅兵时,各种战机方阵从我家玻璃窗外飞过,带着鲜艳的国旗,庄严却又让人热泪盈眶。我想起从前国庆时,当年的中国还没有那么多飞机,而现在,我们再也不用飞两遍了,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后来,《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上映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很多我的同龄人纷纷感慨,原来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如此的坚韧、强大。看完那部电影我时时会想,那样艰苦的年代里,物质条件那样的匮乏,他们究竟要有多么热忱于建设新中国,才能咬牙完成所有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任务。或许我们常常会抱怨一些机制的不完善,但是也只是口头说说而已,运行一个国家的难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也正是看完了那部电影我才明白,原来真正长大的时候就是懂得深爱祖国的时候。

疫情,危难中思考使命担当

回首年初,这次疫情来的猝不及防,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有很多家庭支离破碎,很多人失去了亲人、爱人、朋友。它不仅仅是一次大规模的突发性疾病,更是一面照妖镜,暴露了或温暖或丑陋的人性。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是值得敬佩的,我们能做的,是在保障自身的同时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公祭日时我站在窗前,听着汽车的哀鸣,整个世界是缄默的。我只是静静地伫立了三分钟,却感觉时间过的如此漫长,长到湿了眼眶。我们的天空里,太阳仍旧升起、落下,可有的人的天空却永远变成了灰色,再也没了太阳。

我们应该哀伤,我们应该痛苦,但我们也应该站起来的。相比于现在其他国家,譬如美国、韩国、非洲的哀鸿遍野,我们的祖国再一次在灾难面前展现了它的强大,我们都是被祖国深爱的孩子,我们被保护得很好,好到太多人不知感恩甚至觉得理所应当。前段时间微博上一个名叫“方方”的所谓的作家,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在她的笔下,武汉是压抑的,焦躁的,恐慌的,沉闷的,仿佛再也没有了樱花的粉色,天空的湛蓝,只剩下浓郁的黑。这固然是一部分真实的情感存在,但她却执着于把这些负面情感扩大化,甚至带有个人感情地将其独立展现在世人面前。她说谎了吗?好像是,也好像不是。因为每一种情感的存在都是真实的,但是真正的武汉生活到底如何,人人心里自有定论。她总是回避日记中的许多问题,信息的来源渠道也总是“听说”,她把“人生而平等”当作是“深刻的常识”,却闭口不提人的自然差异。

我是感到气愤的,但更多是觉得“方方”们可怜又可悲,如果一个所谓的作家,一个依赖于笔杆来传达内心想法的人,分不清楚客观建议和私信抱怨,一味地沉浸在自己营造出来的阴郁世界里愤世嫉俗,那可真是太卑劣了。

面对着诸多繁杂的思绪和纷沓而至的声音,我只愿大家都能够好好静下心来,闭上眼睛,用心去发现、体悟周围发生的事情,倾听每一种声音,不管是春天时百花绽放的欣喜,还是初夏来临的微微燥意,抑或是不同的人们无声的呐喊,由微小到宏大。我们该为每一天的生活欢喜,毕竟当下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人生中最年轻的一天,又有什么理由只顾伤情而不是好好地生活呢?


分享: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富河大街321号    邮编:101149
电话、传真:010-89534211     京ICP备11026255号-3

师德师风监督投诉
电话:89534208
邮箱:bwujj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