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活跃研究生的学术氛围,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科研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2024年12月5日下午14:00,本学期第二期(总第十六期)“产经学术沙龙”在人文楼312会议室举行。此次沙龙由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科负责人车卉淳教授指导,产业经济学科2023级和2024级全体研究生以及2024级部分金融专硕研究生参加。本次沙龙的主要发言人是代如玉同学、胡一帆同学和李哲同学。
代如玉同学分享的是韩文龙、张瑞生和赵峰发表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4年第6期上的文章“新质生产力水平测算与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文章利用2012至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了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并探讨了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并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胡一帆同学分享的是丁从文等发表在《财贸经济》2024年第10期上的文章“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数字经济与南北经济平衡发展”。文章探讨了数字经济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对南北经济分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南方地区更好地承接了数字经济红利,而北方错失发展机遇,导致经济失速。数字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南北经济分化的关键因素,对北方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文章建议北方地区应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会,政府应通过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布局来缩小数字鸿沟,以促进南北经济的协调发展。
李哲同学分享的是徐志刚、张丹和程宝栋发表在《管理世界》2024年第五期上的文章“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农地规模经营逻辑——基于农户和地块双重规模经济的分析视角”。文章从农户规模经济和地块规模经济两个维度分析规模经济,重点考察机械化和雇工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水稻和玉米的地块层面“规模—单产”呈“倒U型”关系,而农户层面则表现为水稻“倒U型”、玉米“U型”。机械化和雇工化在粮食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单产有直接影响。研究为协调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位同学汇报结束后,其他同学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现场学术气氛十分活跃。在总结部分,车卉淳教授指出,学术论文不仅要包含扎实的实证研究内容,还须深入探讨问题的核心。这意味着研究不仅要基于详实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还要能够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次机制和规律。
至此,本次的产经学术沙龙圆满结束,期待下次的精彩呈现!
摄影:刘力源
撰文:潘怀广
审核:李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