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2012年度工作总结
2012年,经济学院紧密围绕教学科研中心目标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不断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以“本科教学工程”为抓手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进教学改革的现实路径,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就业质量为导向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和提高专业美誉度,以团队合作和能力提高为目标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和工作队伍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政齐抓共管,创先争优,推动学院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一、加强党的建设,发挥核心引领作用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思想教育常抓不懈
从总支-支部-党员个人三个层面,精心组织,全面覆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体党员认真阅读十八大全文报告,围绕国家现实发展形势和自身成长成才实际,撰写和提交学习心得体会;各党支部开展学习研讨,在思想碰撞中加深对十八大报告精神的理解,更加全面清晰地看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现实问;总支组织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活动,举行专题辅导报告会,引导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极投身于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此外,围绕“两会”、中国经济转型、党的十八大,开展集中的理论征文和学习研讨,融形势与政策教育、政治理论学习与专业研究于一体;组织观看《复兴之路》、《为你而歌》、《雨中的树》等主题展览或电影,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党员长效教育管理机制
以专业型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统筹引领,提升工作实效。教师支部方面,深化党建和专业建设的有效对接,打造“学术的支部,专业的团队”;学生支部方面,力促党建和专业学习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顺利完成党总支换届选举工作;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有序开展积极分子培养与党员发展工作;积极拓展“红色1+1”等支部共建活动。
高质量完成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入校集中检查经济学院走访调研工作。
3、 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院务公开取得实效
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根据《2012年北京物资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分工》的任务和要求,推行党务公开,规范权力运行,强化风险防控。
严格贯彻落实“党务公开”、“院务公开”制度,发扬民主管理的工作作风,对各项评优、评先、评职、经费使用与项目申报等,根据“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通过党政联席会及其扩大会议、教职工大会等多种形式审定并予以公布,确保教职工知院情、参院事、议院政,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2012年,经济学院党总支顺利完成党总支换届选举、全体教师新一轮岗位聘任合同签订、年度教师技术职务聘任、年度评优、2010级265名学生专业分流等各项工作,均未收到任何异议和投诉。
4、落实“一把手工程”,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工作实效
以提升就业质量为导向,全方位开展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坚定不移地打造和强化专业特色,以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将就业质量导向扎实奠基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打造人才培养的品牌优势。坚定不移地拓展校友资源,凝练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文化纽带,实现经院学子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优势传承。2012年经济学院就业工作获得学校“就业质量单项奖”。
二、明确方向和重点,稳步推进学科建设工作
1、制定《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科研管理办法》,引领科研方向的汇聚
2012年6月,制定并出台了《经济学院科研成果资助暂行办法》、《经济学院年度科研先进个人评选及奖励办法》、《经济学院各系科研考核目标与资助办法》、《经济学院科研指导目录》、《经济学院科研院所管理办法》、《经济学院学术创新团队管理办法》、《经济学院青年教师预研基金管理办法》等7个制度性文件,形成了《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科研管理办法》,为学院科研管理和教师科研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方向指引。2012年12月,3项青年科研基金项目获得立项资助。
2、省部级课题和项目经费引进取得较大进展
2012年,经济学院共获批各类项目10项,其中,省部级项目3项,市局级项目2项,横向课题5项,共引进科研经费103万元。省部级项目和课题经费引进取得较大进展。
3、完成目录外二级学科论证工作
结合经济学院学科发展特色与优势,经济学院组织完成了“证券与期货”目录外二级学科的申报与论证工作。目前正在网上公示阶段。
4、组织系列学术活动,推进学术交流
(1)举办第六届期货论坛。2012年12月,成功举办“第六届期货论坛”,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期货企业高管莅临论坛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讲座,为经济学院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院企合作、推进学者交流搭建了一个沟通的平台。
(2)继续举办“名家讲坛”。2012共举办3场名家讲坛活动,主题为金融发展的历史与前沿、商品流通前沿问题以及从周期理论看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高水平学术讲座拓宽了师生的研究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举办首届“科技金融论坛”。2012年11月,邀请中发展集团、中科金集团等企业就科技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专题讲座和研讨。在前期合作的,成立了“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实现了校企双方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师挂职等多领域的合作,由实践引发的对理论问题的研究为我院教师指明了研究方向。
(4)举办经济学院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2012年11-12月,策划并组织了研究生专业研讨会、学术创新团队交流研讨、经济沙龙、计量软件培训、大学生科研与创新项目交流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月活动,活跃了经济学院科研氛围。
三、凝炼特色和优势,教学建设成效显著
1、积极开展教学成果奖申报并取得突破
共有10项成果参加了学校的教学成果奖评审,获得了3项一等奖和3项二等奖的好成绩。三个校级一等奖成果在参加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评审时,获得2个二等奖。《特色融合,实践贯穿,国际化视野,研究性学习,全方位培养流通经济领域专业人才》和《行业特色鲜明知识能力复合实践创新并举的证券期货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组织2011年教学质量提高专项经费项目结项评审并申报2012-2013学年本科教学工程项目
制定了“经济学院关于2011年教学质量提高专项经费项目管理办法”,对每个项目都制定了明确的考核目标并严格执行考核标准,最终28个项目全部结项。专门召开“2012年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申报”动员会,鼓励教师踊跃申报2012-2013学年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最终获批17个项目。
3、成功组织第13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经济学院选拔赛
配合教务处开展的“北京物资学院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制定了《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经济学院选拔赛方案》并成功组织了比赛。两名获得者代表经济学院参加学校的比赛,已进入学校的总决赛。
4、积极探索教学手段创新
包括开展教学质量检查听课周活动;改革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学生座谈会的形式;继续推行部分课程实施的教考分离制度;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活动;丰富实践周活动,提高实践周的实际效果。
5、制定期货专业振兴发展实施方案
基于当前期货行业的历史性变革和我校期货专业近二十年的发展积累,针对目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学校给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综合示范区的政策倾斜,积极探索并制定创新期货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
6、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探索取得新进展
始于2009年的与一德期货有限公司的合作,在定制化、国际化和专业化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成功获批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四、突出专业特色,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1、以优良学风建设与学业辅导为主线,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外引内联,多层面强化专业化辅导工作力量。充分利用校友资源,调动专业教师的力量,组建中青年结合的专业人生导师队伍,为在校学生提供多层面、多元化的学业辅导,夯实和拓展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榜样示范,以优良学风试点班级建设匡正学风。共有13个班级申请参加2012-2013学年优良学风班级建设项目,其中大一新生8个班级全部申报,122110006全班同学集体签订了申请优良学风班级建设请愿书,表现出令人振奋的精神面貌。
营造氛围,以第二课堂活动培育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模拟“总理两会答记者问”活动、经济文化节、青年经济论坛、新生辩论赛、读书报告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有效营造了学风氛围。
搭建平台,依托科学研究与创业项目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建立了“部门联动,协同配合”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行动计划”长效管理机制。按照“过程管理,悉心培育,提升质量”的工作思路,2012年度批准立项60项,中期考核45项通过,结项答辩43项通过。组织实施了“一德期货奖学金”项目,经预报名、开题答辩、中期指导、预答辩、终审答辩各个环节,最终5组同学分享一德期货有限公司提供的3万元奖学金,并获得进入公司实习和工作的机会。
2、以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为驱动,提升就业质量
建立健全细致入微的毕业生深度辅导工作体系:横向层面,按照专业分别进行动员和辅导,突出专业特性,强化辅导实效;纵向层面,根据考研、出国、就业等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分类采取针对性的辅导措施;纵深层面,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全程化和个性化的具体指导,特别是对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困难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的同时加强心理疏导和情感关怀。
完善常规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工作创新,积极探索和贯彻执行能够体现学院特点与专业特色的工作思路与措施。坚定不移地打造和强化专业特色,以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打造人才培养的品牌专业优势。坚定不移地拓展校友资源,凝练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文化纽带,实现经院学子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优势传承。
五、积极探索,追求卓越,培育工作亮点
1、“期货论坛”正在成为经济学院的一个学术品牌。经济学院从2007年开始举办“期货论坛”,到今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六届论坛的举办,围绕行业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搭建了开放性的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平台,强化了专业发展的意识,加强了与校友的沟通,建立了与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的联系,学术影响力逐年扩大。
2、社会合作正在搭建开放融合的平台。利用商贸流通研究优势,积极承担地方规划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与奎屯市签署政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从战略咨询、企业诊断、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积极推进与中关村的合作,与中科金集团建立了“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全力推进与期货业的合作,走访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中国期货业协会,聘请业内专家和期货公司高层担任期货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和空间,重振期货专业品牌。
3、以一德期货奖学金为首的专业色彩浓郁的第二课堂活动正在形成多元体系,并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4、聚焦就业质量和专业特色的就业工作正在取得明显实效。
5、“学术的团队,专业的支部”正在成为教师支部建设的长效机制。坚持教学科研工作与“争先创优”党建工作的相结合。既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心地位,又突出体现党建工作的政治引导和教师党员的先锋表率,教学科研工作与基层党建的争先创优工作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2012年,经济学院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稳步扎实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学科建设方面,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地位有待进一步拓展;科研方面,相比论文发表和专著出版,高级别课题和奖项缺乏成为突出问题;教学方面,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国外进修和访学的比例以及高效的团队合作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方面,如何深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办学方面还需大力开拓。
2013年,经济学院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如何实现期货专业振兴,再造期货专业品牌;国际合作如何实现突破;重点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如何取得标志性成果,这不仅需要相关专业教师的辛苦工作,更需要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和付出。我们将齐心协力去完成工作任务,实现下一步发展目标。
经济学院
2012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