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2025大运河文化推广活动正式启动。我校作为北京大中小学“运河思政”一体化创新示范联合体代表,在大运河文化推广活动中,深入运河沿岸、乡村基层,共赴“运河思政”实践大课堂。经济学院积极与乡镇结对共建,通过“运河学子百村行”志愿行动,服务漷县镇“潮运东方 国色芳华”2025运河牡丹文化周、临河里“千年运河 雅韵临河”等一系列“开漕节”文化活动,自4月24日至5月4日,派出志愿者100余名,成为初夏之时,运河之畔靓丽的志愿风景线。

四月底,经济学院积极与结对乡镇开展共建,共同筹备相关活动。期间,地区乡镇充分发挥“副中心有我”社会动员体系作用,迅速集结志愿者队伍。我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组织党员、学生骨干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加入文化周志愿服务,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担当。

在漷县2025运河牡丹文化周活动中,志愿者们从场地布置、物资准备,到现场秩序维护、讲解引导,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对待、不留疏漏。在漷县牡丹园入口,他们是“贴心向导”,耐心引导游客入园,解答游览路线和活动安排;在园区内,他们是“讲解员”,介绍牡丹品种与文化背景,传播运河文化与副中心故事;面对特殊人群,他们主动提供帮扶,尽力保障游客体验。



志愿者们用热情与行动诠释“副中心有我”的责任感,也让更多游客感受到了漷县的温度与友善。“在漷县看牡丹,不仅赏花,还有一种‘被照顾’的安心感。”游客的评价朴实,却也最真实。
在临河里临河雅集开市暨2025大运河文化推广活动分会场中,金融学本科生党支部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志愿号召,为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和非遗文化项目展示宣传,期间党支部同学们在各个区域维持秩序,在保障游客人身安全的同时耐心为每一位游客解答活动规则并宣传本次活动中的非遗文化。在非遗展示区,他们热情地为游客介绍摊位特色,帮助摊主解答疑问,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

五四不只是一个纪念日,更是属于青年的答卷时刻。这个夏天,在通州运河畔,青春与花共开,志愿与责任同行。经济学院将继续深入乡镇街道,在“运河思政”的大课堂中,讲好运河故事,践行青春使命。
供稿:漷县镇、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
审核:付莉、陆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