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学生党员了解北京发展,融入北京建设,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活动,2023年6月27日,我校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党支部以“经济文化双联动,乡村振兴国贸行”为主题,在支部书记陆畅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延庆区张山营镇水峪村开展红色“1+1”实践活动。

文化建设构建乡村底蕴
为深入了解水峪村基层党建工作和文化建设发展状况,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支部党员与水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忠诚及全体党支部支委开展了访谈。刘忠诚书记介绍,基层党支部强调党员同志要服务人们群众、发挥真才实干,在工作中做到公开透明,让群众信得过。党支部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在美丽乡村设施建设、服务村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党员带头带领志愿者开展节日慰问,关心留守老人,上门服务有需要的群众,切实为人民办实事。

交流结束后,刘书记带领党支部成员参观了延庆区水峪村非物质文化传播驿站,作为北京首个“乡村非遗驿站”,在这里可以看到“燕京八绝”的起源发展历史和珍贵的手工展品,同时驿站还结合冬奥会的举办,整合当地的文化和自然资源进行了展示介绍。非物质文化传播驿站能够更好的契合当地文化建设,增添乡村文化底蕴,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具意义。同学们也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纷纷举牌合影,争做非遗的守护者和青年代言人。

经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在北京冬奥会的积极影响和带动下,政府加大对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的投入,水峪村和周边村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周围游客多了起来,村民们的收入也多了起来”刘书记说。在刘书记的带领下,党支部成员调研了民宿的经营情况,刘书记指出村内会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环境整治,整合周边文旅资源,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延庆来到水峪村。推进“育苗小院”特色民宿建设,建设完成后可以供游客种下属于自己的“瓜果蔬菜”体验不一样的民宿,提高村民们的收入和游客的体验感。
随后,为了完善本村旅游经济,引入果蔬采摘等特色项目,团队来到满族村东官坊村进行考察。在这里支部全体同志参观了满族历史展览馆、学习了满族的文化;国贸党支部成员和刘书记还在东官坊村党支部支委的指引下参观了村民和村支部共建的蔬菜水果采摘园,调研了采摘园区的建设和经营情况。

通过调研,国贸支部与水峪村的共建活动正式启动,党支部成员还将进一步完善后续的调研方案,运用专业知识为水峪村的文化经济建设提出意见、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