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0日下午3:30在国际交流中心二层举办了经济学院第二届星辰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经济学人眼中的互联网+”。参加论坛主讲人有经济学院教师支部代表洪岚教授、王宝森教授、博士后刘健老师和第一学生党支部12级马文同学,此外还有经济学院全体教师、学生支部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本届论坛由经济学院党委书记胡伟老师主持。
首先经济学院院长赵娴老师致辞,从论坛的组织和形式上予以了肯定,并提出应该从专业角度思考“什么是互联网+”,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本次论坛得到启发,更深层次的挖掘“互联网+”背后的意义,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本届论坛分为三个环节:一、主讲人就主要观点做主题阐述,二、围绕问题进行交谈,三、主讲人与场下观众互动交流。
在观看了央视关于《“互联网+”带来了什么》新闻视频后,洪岚教授就《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提出自己见解,这是一个新型的通过互联网出售的平台,与传统的销售不一样,传统的销售需要先从批发地再卖到超市。为方便大家了解,洪老师还通过个人经历讲述出电子商务的优点。农产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使得“新农人”的利益得到更大保障。
接着王宝森教授提出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概念,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四流”高度融合,使金融机构为其进行支持。互联网将信息动态化,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可以获得其他世界范围内银行的支持。供应链金融,把原来不可控风险变为链上可控的风险,从而有效解决融资问题。
博士后刘健老师,通过《证券与“互联网+”结合》角度来认识“互联网+”,他认为互联网+这是一种技术,核心在于信息传播的边际成本低,降低交易成本。
最后马文同学以《“90后”的“互联网+”主题》,引用“风口理论”提出互联网本质是连接的观点。他认为,“互联网+”是将大数据应用于传统行业。而对于“互联网+”我们如何利用它享受它?像充值校园卡、微店、微信公众号等这些都是“互联网+”的应用。这使购买者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但剑之两刃,“互联网+”有利有弊,某些公民的利益会因网络漏洞而受损,这需要日后改进。
在以上发言人的精彩论述后,场下观众跃跃欲试,纷纷讲述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围绕贷款问题、“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安全问题、资金链问题与台上的发言人进行交流,一时间场上场下唇枪舌战、热闹非凡。
通过今天的论坛相信大家对“互联网+”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想法,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星辰论坛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知识。
供稿:经济学院宣传部/代诗雨
摄影:经济学院宣传部/卢星月、解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