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专栏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流通经济研究所 -> 学术专栏 -> 正文

科研项目:科学发展观与牧区发展研究

发布日期:2010-09-12  来源:    作者:  点击量:

科研项目名称:科学发展观与牧区发展研究

课题负责人:潘建伟

课题参与人:潘建伟 张立中 张丰兰 朱晓俊 赵娴 姚春玲等

项目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05XJL010

立项时间:2005.7

结项时间:2009.12

成果主要内容:

研究成果首先对国外发展观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兼顾国外发展观的主要趋势和新特点,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有: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不能违背以人为中心的根本原则、在全球背景下谋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内源性发展之路等等。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发展观理论基础和我国国情,阐述了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要求。

近年来牧区生态环境不断退化,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相对滞后,地区差距显著扩大,不和谐现象增多等等,中国民族地区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出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必须也只有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妥善处理,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此,从辩证唯物史观出发,研究成果提炼了牧区发展观的变迁,并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今后牧区的发展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更好更快的发展观、坚持发展少数民族的发展观、坚持从牧区的实际出发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和辩证的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牧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我国牧区特点、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遵循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对牧区全面发展指标、协调发展指标、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了分解细化,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实现牧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更好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针对牧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充当了市场主体的角色;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不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还不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仍然较弱;政府组织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调控方式和手段,实现牧区政府职能的转变,保障牧区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协调发展。

牧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是结构的协调、层次的协调、空间的协调,也是动态和周期的协调过程。我国牧区生态系统具有多功能性、对水资源安全影响大、对国家安全产生深远影响,然而,牧区集生态脆弱区和欠发达地区于一身,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冲突比较尖锐。通过矛盾冲突产生的成因剖析以及经济、资源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机制和协调优化的量化研究,提出了牧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实现途径:首先,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并行;其次,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同时,大力发展沙产业,开发生态旅游业和发展草原文化产业;再次,实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最后,建立资源型产业群,走循环经济之路。

牧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要吸取经验教训,不能再走西方的先经济后社会、先发展后解决环境问题的老路;也没有条件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寻求再发展的契机。我国牧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服务水平不高、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管理方式滞后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改革的需要、社会事业管理体制落后导致各项社会管理事业相对落后等等问题。在牧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现条件评价基础上,就牧区文化教育建设、医疗卫生建设、劳动就业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研究成果分别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发展任务和主要措施。

我国牧区区域发展,除与东、中部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差距外,还表现为牧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牧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牧区和农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等。我国牧区之间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区位条件差距明显、城乡产业特性导致城乡之间的差距比较大、不同的体制和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惯性推动促使差距继续扩大、人力资本滞后以及各产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带动作用较小等等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挖掘牧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把握有力时机,从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出发,以区域利益协调为主线,实现经济发展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两个领域,四大板块、主体功能区、经济圈与经济带三个空间层次的协调,构建五大目标的动态组合,推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和区域生产力宏观布局战略模式,实现牧区区域协调发展。

最后,研究成果设计了牧区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牧区决策监督机制、牧区金融保障机制、牧区服务型公共财政制度构建、牧区预警和应急机制、

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等。

 

Copyright 2010--2015© 中国流通网 京ICP备10219271号-2
Processed in 0.407 second(s), 24 queries,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