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娴,经济学硕士,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1964年3月出生,189年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来到北京物资学院工作。先后在北京物资学院物资研究所(1995年更名为流通经济研究所)、经济系、研究生部和经济学院从事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历任流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系副主任、研究生部副主任,2006年起至今任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
现任北京物资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代流通发展与创新研究”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产业经济学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项目负责人和学术负责人,经济学国家级、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负责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经济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经济学实验教学与数据处理中心负责人。兼任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产业经济、流通经济、贸易金融
主要著作
1、《流通经济学》
2、《物流经济学》
3、《连锁企业物流配送》
4、《农产食品供应链量化研究》
5、《产业经济热点问题研究》
6、《证券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研究》
7、《开放经济下的产业安全问题研究》
8、《绿色流通引论》
9、《物流蓝皮书》
10、《跨世纪的中国流通发展战略》
11、《集合采购》
12、《如何进行商务谈判》
13、《如何获取和选择报价》
14、《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初级)
15、《热点、难点、生长点》
16、《流通经济学》
主要学术论文
1、流通经济学的立论依据及研究定位的新视角——基于空间经济学角度
2、物流业成长中的市场失灵与产业政策
3、基于GARCH模型的上证综指波动性分析
4、流通先导作用辨析
5、我国物流业现行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6、开放经济下的金融安全问题及其保障对策
7、开放经济下的产业安全问题探析
8、倾销与反倾销:理论界定与现实思考
9、关于流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10、实施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11、发展综合商社,深化流通企业改革
12、完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有效运作
13、完善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的战略研究
14、发展“配送制”,驱动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
15、发展中的物流事业
16、“石家庄模式”的理论思考——生产资料流通的市场化之路
主要项目
1、两岸食品与物流产业合作项目
2、《生产资料流通术语》研究
3、电子商务下的钢铁物流创新研究
4、城镇化与村镇发展科技战略研究
5、证券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研究
6、开放经济下的产业安全问题研究
7、国家环保产业政策研究
8、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研究
9、流通体制改革与流通现代化研究
10、流通企业组织结构研究
11、马克思主义流通观研究
12、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总过程中流通功能的动态分析和定量研究
13、发展综合商社,深化流通企业改革
14、完善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的战略研究
15、部全民所有制单位人事事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